洪水在境,谨防乙脑
- 发布日期:2022-08-11
- 浏览次数:54
大洪水。现在正值夏季,是蚊子滋生的高发季节,洪水在境,更是蚊子数量激增的时候。蚊子会携带各种病菌,尤其会带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那么,乙脑是怎样传播的?如何预防呢?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吧。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重症患者病愈后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病死率可达30%以上。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乙脑是怎么传播的?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乙脑是一种夏秋季多发的传染病,80%-90%的乙脑病例集中在7、8、9月。乙脑经蚊虫媒介传播,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蚊子通过叮咬乙脑病毒感染的猪或其他动物而携带病毒,带毒的蚊子再叮咬其他的人和动物而传播疾病。
哪些人群易感染乙脑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以2-6岁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成人因隐性感染而获得持久免疫力,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具有保护作用。
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疫苗,成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增加。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
乙脑的临床症状
乙脑起病比较急,患者体温很快上升到39~40℃,伴头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持续1~3天,高烧可持续1周到数周不等。患者可能会出现神志不清、嗜睡、意识障碍、昏迷等,有些还会出现惊厥、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经过治疗,患者慢慢好转,各种症状也逐渐消失,但重症病人仍可留在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如何预防乙脑
(1)预防乙脑应采取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扩散。要避免到蚊虫较多的地方活动与露宿,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驱蚊剂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2)注射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关键。目前乙脑的免疫程序为8月龄、2周岁分别接种一针次乙脑减毒活疫苗。儿童应接种乙型脑炎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特别是流动人口,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乙脑疫苗注入后1个月左右方能生效,故应在流行季节到来前1~2个月接种。下一篇:
统筹兼顾——三论当前防汛抗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