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盘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动态要闻

有故事,有格调,有内涵!知名作家“央视”谈粮家村文化味

发布日期:2024-12-26浏览次数:123

    近日,央视《读书》栏目推出连续三期的专题节目,对“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进行集中展现。其中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作家津子围提到盘锦的粮家村留给他的深刻印象。更多人也因此了解到一个小村庄在时代变迁中为文学创作提供肥沃土壤的同时,村庄和村庄里的人也在不断地吸收着文化的滋养,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昂扬斗志与坚定信念。

    节目中,在拥有“山乡巨变第一村”美誉的湖南省益阳市清溪村,作家关仁山、津子围、周瑄璞与央视《读书》栏目主持人李潘畅谈文化对村庄、对村里人的滋养。其中津子围提到了盘锦有一个“粮家村”,位于辽河入海口,处于沼泽滩涂地带,过去十分贫穷。而现在,粮家村邀请了很多盘锦当地的书法家和画家,在村里成立了工作室,粮家村村民也改变了过去“半年农活、半年猫冬”的传统习惯,每天参加到各种文化活动当中,写书法、画画,组织村里的“春晚”。“我与村民交流的时候,能看出来他们的笑是很真诚的笑,很满足的笑。”津子围还说:“进入到新时代,我们描写的对象本身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在文学上创新。因为文学有的时候恰恰是走在其他的前面,这是需要作家的思考和洞见的。这是赋予当代作家的一个责任。”

    在津子围所著的《大辽河》中,粮家村留下了新时代的身影。在现实生活中,粮家村文化生活的新故事还在上演。粮家村隶属于兴隆台区新工街道,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粮家村不仅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方面积极探索,更将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乡村品质、凝聚村民力量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文化。远的有拥有盘锦市七处红山文化遗址之一——沙坨子,近的有市民赏春出游的热门打卡地——十里花溪。不仅如此,粮家村对本村历史也进行深入挖掘,通过走访老人、查阅史料等方式,梳理出粮家村的发展脉络、传统习俗和名人故事并进行整理,使得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成为粮家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有了故事和文化底蕴,还得有个讲述故事、传播文化的好场所。近年来,粮家村以隶属于村集体经济的农家院为载体,进行修复改造建设成了文化大院。不仅保留了原生态,传承院落原有的风格和特点,更突出了环境的美化和氛围的营造。虽然身处偏僻村庄的幽静角落,但自建成后,这座文化大院可没有孤芳自赏,而是积极地向外推介,邀请了我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马秉枢等盘锦文化名家驻村建立工作室。让文化名家、文化工作者深入当地生活,润物细无声地带动当地文化建设,进一步将粮家村打造成“书法村”“文化村”,塑造有格调、有深度、有内涵的粮家村文化品牌。

    相对应下,粮家村文化氛围的丰富性也反向为文化名家提供创作素材和灵感源泉,成为了振兴乡村文化的一条可持续路径。粮家村陆续将文化名家创设基地与农家书屋、村史馆三者有机结合,打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鼓励村民前来学习书法、阅读、陶冶情操,丰富村民精神生活,促进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改善,乡村社会文明不断提高,推进粮家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如今,粮家村每逢节假日均举办文艺演出活动,演员全部来自本村村民。今年年初,粮家村成功举办了首届百姓“村”晚,广受村民好评,2025年的百姓“村”晚也在筹备之中,村民报名参与的热情更胜首届。粮家村也在进一步丰富村内文工团的节目类型,加强村内文化阵地建设,努力打造“年味节味”最浓的村庄。也正因以上种种,让粮家村这座东北小村庄进入到了很多知名文艺创作者的视线,再由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徐徐描绘这幅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画卷。


信息来源:辽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