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展望2025----我市在全省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会议上做交流发言
- 发布日期:2025-02-10
- 浏览次数:49
2月7日,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及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出席会议并讲话。沈阳市、大连市、盘锦市等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省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分管负责同志交流发言。
会议要求,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定位,在健全文旅法规政策体系、持续提高艺术创作生产演出水平、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全力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全面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新场景、全面提升文旅服务质量效能、巩固提高全媒体宣传聚合效应等方面勇于争先,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持续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大文章,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进一步叫响“山海有情天辽地宁”,以勇于争先的精神状态全面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市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舒然在会上做了以“旅”为媒,推动跨界融合为主题的交流发言。发言总结了过去的一年,在省文旅厅的关心和指导下,盘锦文旅乘着全省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的东风,形成“1+1>2”的综合效果,赋能“诗与远方”的工作亮点和成效。
一是锚定“十五五”目标,以顶层设计引导融合发展。盘锦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旅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锚定“产业融合”,编制全市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打通“文旅+百业”融合发展渠道,致力于打造“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旅游休闲城市”。
二是聚焦行业领军品牌,以“精准招商”推动融合升级。盘锦始终坚持高水平谋划项目,广泛与“全国文化30强”“全国旅游20强”大央企、国企对接,与中青旅集团、皇马基金会、中国动漫集团等合作项目有序推进,成果显著。通过“引资引智”,积极推动资源整合,打造文体旅融合新品牌。
三是坚持文化赋能消费,以非遗传承点燃“一城烟火”。盘锦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完成地域文化定位,将辽河口文化作为盘锦文化标识。作为东北菜首家米其林餐厅、省级非遗工坊的盘锦民俗博物馆,以省级非遗“辽河口渔家菜”为依托,开辟餐饮服务新赛道,精品化推广“辽河口美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品牌输出、标准输出、文化输出。与此同时辽河口渔家菜代表东北地区参加CCTV-3、CCTV-15“中国人的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大年初九,碱蓬菜蒸饺、河蟹焖饭、螃蟹豆腐等在《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第四集镜头里惊艳亮相近6分钟。“辽河口渔家菜”将打造“跟着美食去旅行”消费新场景,开启文化消费新体验。
四是打造精品赛事IP,以“冰凌穿越”提速“体旅融合”。不止冰雪,何止旅行,盘锦中国最北海岸线冰凌穿越挑战赛全新推出“一赛一节一营一品”,即:冰凌穿越系列赛、玩转冰凌狂欢节、中国最北海岸线极地大本营和盘锦-哈尔滨旅行产品。盘锦含章湖全国冰钓(池沼公鱼)邀请赛首创全国性冬钓品牌,挖掘“池沼公鱼”成为“辽河口渔家菜”新增特色食材。
五是探索“农旅融合”新赛道,以“盘锦有礼”助力乡村振兴。盘锦积极探索“地理标志+文旅”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联手清华文创院举办的“盘锦有礼”文创设计大赛结出丰硕成果,多个设计图案被“红海滩1号大米”作为包装使用,20多项创意设计实现了从“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落地,“蟹米米”“稻小蟹”设计形象成为盘锦大米IP在各专卖店摆放。以“红海滩1号大米”为特色的“盘锦礼物”走进了由文旅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游购乡村 好物迎春”主会场,释放出盘锦农旅融合的新魅力。
六是实现社区景区直通,以“交旅融合”拓展行业蓝海。辽宁交旅融合拉练促消费系列活动连续在我市隆重举办,全省各地游客通过“社区对景区”直通车畅游盘锦。521路双层大巴穿行城乡,“音乐巴士”成为跳动的风景线,“城市书屋”搬上了40条公交线500辆公交车。20条旅游专线、300个“旅游驿站”、5元钱网约公交车等促进“带客入村,引客出村”双向奔赴。盘锦交旅融合成为文旅部“交旅融合”推广典型案例,助力辽宁“交旅融合”步入新阶段,不断探索行业新蓝海。
2025年,盘锦文旅将锚定打造辽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先行区目标,高质量完成文体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地域文体旅资源,串珠成链,深度开发全时、全季、全域多元化产品体系。系统梳理渔雁、稻作、知青等特色文化,挖掘辽河口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凝炼盘锦地域文化IP;擦亮“辽河口渔家菜”等非遗品牌,打造“跟着美食去旅行”消费新场景;丰富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广泛开展文化大集、农民村晚等文化活动,创排一批“盘锦符号”鲜明的时代文艺精品;叫响“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高标准举办“红马”赛等品牌赛事,探索发展赛事经济。推动文体旅项目融合不断升级迭代,加快培育体验式、沉浸式文体旅融合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水平,推进“国字号”旅游休闲街区建设,争创各类国家级、省级文体旅品牌,全力打造“中国最北海岸线”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