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绢花手艺人:指尖延续传统芬芳
- 发布日期:2025-03-25
- 浏览次数:0
在盘锦,有一位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她用一双巧手,让古老的绢花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她就是王杉羽,盘锦第五代传统绢花手工技艺传承人。
在王杉羽的工作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案台上,一束束色彩斑斓的绢花在她的手中渐渐成型。她轻柔地拿起一片布花瓣,用铜质塑形钳微微弯折,再用颜料细致晕染,那布花瓣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娇艳欲滴。这便是她日常的工作场景,每一次创作都是一场与传统的对话,每一朵绢花都承载着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坚守。
王杉羽出生于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自幼便在祖辈的熏陶下接触绢花制作。从最初简单的补丁花,到如今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绢花技艺在她家族中已传承了五代,跨越了122年的岁月。王杉羽的曾祖母齐淑芬,是家族中第三代传承人,她用红绸制作的绢花曾风靡一时。而后,这门技艺传承给了王杉羽的母亲李艳。
“小时候,我常常看到母亲在灯下制作绢花,那些花瓣在她手中变得栩栩如生,让我深深着迷。”王杉羽回忆道。成年后,她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决心让这门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为了创新绢花技艺,王杉羽不断探索。她发明了多层染色法,使绢花颜色更加鲜艳且久不褪色;她还结合盘锦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用芦苇秆制作花杆,用芦苇叶、花点缀,让绢花更具地域特色。她的作品不仅逼真自然,更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深受人们喜爱。
作为新时代的非遗传承人,王杉羽深知传承的重要性。她不仅在工作室里精心创作,还积极投身公益讲座,走进学校、社区,向青少年传授绢花技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门传统技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王杉羽说,一片片花瓣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那一刻仿佛看到了绢花技艺传承的希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而绢花则是这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王杉羽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门技艺不仅在博物馆和主题展览里展示,更能在人们的生活中绽放。她的初心和愿望,也如同她手中的绢花,美丽而坚定。
本报记者 李博/文 葛玉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