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畅游辽宁”春季旅游发布会召开
- 发布日期:2023-02-21
- 浏览次数:107
2月20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畅游辽宁”春季旅游发布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作主题发布。
尊敬的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向关心和支持辽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表达敬意,致以真诚感谢!近日,联合国将每年的2月17日定为旅游业复原力全球日。借此良机,我介绍一下“畅游辽宁”春季旅游有关工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高起点落实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列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完善规划体系,实施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程,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疫情防控最吃劲儿的关键时期,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有效释放旅游业稳经济、强信心、促消费的市场预期。
近年来,辽宁聚焦红色资源、绿色山川、白色冰雪、蓝色海洋、“古韵”遗产“红绿白蓝古”五大特色,栽植“金梧桐”、打造“聚宝盆”,取得新进展、呈现新亮点、展示新风貌。一是红色旅游融入新时尚。“六地”红色旅游展示时代新价值,成为辽宁旅游靓丽的“红色名片”。享誉国内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5条辽宁红色线路和一系列主题展览精品、文艺作品、创意产品,是红色标识集中体现和精品展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辽宁成为人民群众向往的精神家园。二是生态旅游成为新模式。辽东绿色生态旅游区全域旅游初具规模,6个5A级景区和全省50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带动新旧动能转换活力迸发。辽河湿地生态旅游体系不断完善,草原沙地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生态旅游成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载体。三是冰雪旅游焕发新活力。“嬉冰雪 泡温泉 到辽宁 过大年”冬季旅游品牌响亮。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冰雪旅游主题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滑雪旅游度假地迅速成长。遍布14个市的168家温泉酒店(度假村)和近80家滑雪嬉冰场所受到国内外游客青睐。冰雪旅游正在成为辽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示范产业。四是滨海旅游升级新高度。海岸带旅游、海洋旅游如火如荼,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东亚文化之都”落户大连,国家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加快建设,跨越渤黄海,逐步走向世界。滨海大道自驾廊道婀娜多姿,营口西部海滨旅游带随一条鲅鱼“火”出圈。滨海旅游带正成为辽宁对外开放新前沿。五是“古韵”旅游融合新样板。辽宁文化实证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和合相生。6处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利用,增进了中华文化魅力。以岫玉、玛瑙、辽砚、煤精为代表的“辽宁四宝”等传统工艺,薪火相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项目在13个市52个县区同时开起,大连旅顺口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高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特色鲜明的休闲街区梯次崛起。辽宁文化“金名片”在新时代越擦越亮。
三年疫情,辽宁旅游业虽受影响,但韧性仍在、亲和力仍在,辽宁一直蓄势待发。中央出台“乙类乙管”疫情调控新政后,辽宁因势利导,抢抓机遇,旅游业阳和启蛰。肩负“五大安全”使命的共和国长子——大器辽宁重新回到大众生活。
春节假日期间,辽宁旅游强劲回暖。全省共接待游客1022.6万人次,同比增长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7.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8.8%。
元宵佳节,辽宁文旅夜经济揽金倍增。全省共接待游客约243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0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0%,进一步巩固了春节以来的市场复苏态势。
这些喜人数据背后,体现了各级政府惠民保供的政策措施、市场主体让利酬宾的责任担当、四海宾朋对辽宁的青睐与厚爱,尤其感谢广大记者朋友不辞辛苦、傲雪凌霜,深入一线的“在场”采访与宣传。
当前,辽宁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文化和旅游工作自当扬鞭奋蹄、担当作为、砥砺奋进,叫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当先锋、做表率、打头阵,大干三年、奋斗三年,以超常规举措助力实现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首战告捷。2023“畅游辽宁”,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打造文化和旅游新品牌
我们将筹备举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研究制定辽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深度融合发展政策举措,推进文化与旅游双向融合、相互促进。捧出“金点子”、拿出“金钥匙”,锻造辽宁旅游“金招牌”。着力打造“万里长城东起点”文化IP。整合辽宁境内长城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生态自然资源,统筹推进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建设,展示长城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建设“万里长城”国家风景道(辽宁段)。着力打造“红山”“红‘六地’”文化标识。盘活用好资源,“让文物活起来”,加强考古和博物馆等工作,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加强“红山文化”保护研究宣传,推动形成“南良渚、北红山”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互动,不断扩大“红山文化”的影响力。聚焦“六地”红色文化核心资源,系统推进红色资源普查,分级、分类、分批加强对红色资源全面保护。深化创意、统一设计,形成全省红色资源保护标识。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化。探索将“剧本杀”正名为“剧本秀”生成转换机制,构建全新赛道,讲好红色故事,传播正能量。持续策划推广红色主题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红枫”“红海滩”等文化地标。统筹全域全季,充分发掘本溪红叶、盘锦红海滩等自然资源生态魅力和人文张力,围绕滨海、生态、冰雪、温泉、乡村等培育开发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旅游产品,让“乡愁”成为游客“可带走的记忆”。推进旅游与“三产”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价值。探索邮轮经济、旅游包机等旅游协作机制。培育创建一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强化文化和旅游消费投资新举措
我们将奉送畅游辽宁“金产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消费新变化新需求,积极引导文化和旅游消费,全面优化消费新环境,大力培育消费新业态,积极拓展消费新空间,完善消费举措,深挖消费潜力,打造业态丰富、环境舒适、亮点纷呈、充满活力、践诺守信的现代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和旅游景区、度假区。推动落实发放助企惠民文旅消费券、文旅企业免(降)费惠民消费等举措。鼓励更多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城市书房、城市驿站等文化空间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各级城市公园夜间游览活动,推动城市公园免费开放。支持和鼓励全省旅游产业联盟团结协作,联袂促销。夯实延长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补足期限政策,为处于恢复发展重要时期的旅行社保驾护航。从春季开始,陆续推出近100项惠民举措。坚持稳中求进,补链、延链、强链,“策划一批、在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持续策划包装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共谋划项目239个,总投资金额1111亿元。其中,春季开工项目22个。号召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党员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点对点推动项目建设,做到“没事不扰、有事必到”。
三、着力构建辽宁文化传播新载体
我们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扩大辽宁文化影响力。一是以文塑旅,增强旅游发展的文化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示陈列、讲解体验,讲好辽宁故事,让“畅游辽宁”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美好体验。推动公共文化机构、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演出展览进景区,向游客开展延伸服务。鼓励各级各类文艺院团与知名景区、景点合作,推出精品演出剧目,打造常态化驻场演出。从春季开始,组织全系统和志愿者团队,举办辽宁省第十二届艺术节、“大地情深”优秀群众艺术作品巡演、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文化和旅游节庆主题宣传日、旅游推介等5个系列106场次文化和展会活动。二是以旅彰文,丰富文化传播载体。加快推进东北亚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旅游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宽广平台,成为宣传辽宁灿烂文明、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成为传播科学知识与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拓展文化服务场景,依托旅游产业化市场化丰富文化产品的供给,推动全省文化遗产场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景区化,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三是突出打造“四类主题旅游精品线路”。以“赏花观鸟 春游辽宁”为主题,向社会推出红色旅游、长城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四类各具特色的春季主题旅游线路117条,共连线全省587个文旅景点。结合传统体育、现代赛事、户外运动,拓展文旅融合新空间。四是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元宇宙、云计算等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智慧旅游”项目,建设高品质智慧旅游景区,建成运行辽宁省智慧旅游平台。推进文化和旅游高端智库建设,加强旅游经济数据分析,服务旅游产业振兴繁荣。
源远流长的辽宁文化,蕴含和凝炼了辽宁人朴实厚道、勇毅敢闯的精神风貌,大方豪爽、诚信重诺的处世理念,兼收并蓄、拼搏进取的开放胸怀。
新时代的辽宁,朝气蓬勃,充满机遇;新时代的旅游,包罗万象,蔚为大观。畅游辽宁,都能遇见美好。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流连,画船一笑春风面。辽宁的人民值得结交,辽宁的山水值得相逢。畅游辽宁,你会爱上辽宁,爱上辽宁!